一提到臭氧,人們會認為它是大氣層中讓人類免受紫外線傷害的“保護傘”。但美國研究人員經過一項長期調查認為,一向以正面形象示人的臭氧其實也能成為人體健康的“溫柔殺手”。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科學家在日前出版的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發表論文稱,臭氧超標會引起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疾病,給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危害。
臭氧,總以一副“有益氣體”的面孔出現在人們的視野里。
近年來,媒體對保護臭氧層及臭氧治療、臭氧使空氣清新等進行密集報道,此外,南北極臭氧層遭破壞,紫外線引起的皮膚病增多,這給人們留下這樣一個錯覺———臭氧越多越好,因為它是人類的“保護傘”,時刻保護人類免受紫外線的傷害。
但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科學家日前發表論文稱,臭氧超標會引起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疾病,給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危害。
———危害———高空臭氧在減少
其實,近些年來,國際社會普遍認為,臭氧層損耗、氣候變暖與生物多樣性銳減,已成為當前面臨的三個最嚴重的全球環境問題。
在距離地面15—50公里的平流層中保存了地球大氣90%的臭氧,臭氧層能吸收大部分對地球生物健康有害的UV-B段紫外線?茖W家們發現全球臭氧總量有逐漸減少趨勢,南極上空臭氧層空洞已達到有史以來最大;而我國上空的臭氧總量也在減少,青藏高原出現一個臭氧“低值中心”。
研究發現,臭氧層減少將導致大量對人及其他地表生物有害的UV-B段太陽紫外線到達地球表面。這種紫外線損傷眼角膜和晶狀體,引起白內障等疾病發生。更嚴重的是,UV-B段紫外線的增加明顯誘發皮膚癌、并使人體免疫力下降;使豆類瓜果類作物因其輻射而大量減產;導致魚類及貝類的減少,從而損害整個水生生態系統……
近空臭氧卻在增加
盡管在高空中,臭氧層在削弱,但是在地球上空8—16公里的對流層,尤其是在大城市的空氣中,臭氧的數量卻在不斷增加。人們也許會認為,對流層的臭氧量增加會補充平流層的臭氧量,難道不是件好事情嗎?
其實,對流層的臭氧不能上升到平流層,而且危害巨大。中國工程院院士唐孝炎說,人短暫暴露于臭氧中,可引起咳嗽、喉部干燥、胸痛、黏膜分泌增加、疲乏、惡心等;嚴重暴露于臭氧,將影響人的呼吸道結構,明顯損傷肺功能,引起炎癥。“臭氧損害喉嚨和肺部,對運動員的競技狀態有顯著影響,所以,臭氧含量是國際、國內舉辦運動會時最關注的空氣質量指標。”而且,臭氧還會導致農業減產、氧化文物古跡等。
“由于兒童免疫力較差,更敏感,臭氧對其健康影響更大。”唐孝炎說。
———來源———火電、鋼鐵等行業是主要污染源
自然界中存在的臭氧有90%集中在平流層中,這是氧氣經太陽紫外線照射而形成的。在近地面的大氣低層即對流層中,臭氧的正常含量極微少。唐孝炎說,即使從對流層中的臭氧層降下來的一些臭氧,由于量非常小,不至于引起對人的危害。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大氣環境研究所所長柴發合說,目前城市空氣中的臭氧,主要是直接排入大氣中的一次污染物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在太陽光與熱作用下,經化學反應形成的二次污染物。而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主要來源于火電、鋼鐵和水泥等行業以及機動車尾氣、加油站等。
唐孝炎也認同這種看法。她說,鋼鐵,電廠等使用的煤會產生一些揮發性有機物,而加油站、汽車尾氣以及餐飲業、秸稈燃燒也會產生揮發性有機物,這些揮發性有機物能轉變為臭氧。
“其實某些樹種,它的樹葉也能產生微量的揮發性有機污染物,在光熱條件下,也能生成臭氧。”柴發合說。
———預防———嚴格控制氮氧化物排放
在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主持舉行的“大氣氮氧化物總量控制研討會”上,為了防止臭氧對環境和人體的危害,專家們一致表示,應在北京首都圈、長三角和珠三角這些大氣復合型污染突出的重點地區,對臭氧的前生成物———氮氧化物實行聯合減排、聯動規劃等措施。
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副總工程師楊金田說,目前我國的電力行業都設有在線監測系統,統計數據較為準確,能為政策的制定提供可靠數據。電力行業本身又是氮氧化物等排放的大戶,約占全國氮氧化物排放總量的45.5%,是控制和減排可以盡快進行的重點行業。
另外,機動車是氮氧化物,也就是臭氧的主要來源之一,應該從單車排放、油品質量、道路工況三方面推動機動車污染控制。
“臭氧生成原因和傳播途徑復雜,危害嚴重,因此,必須盡快將臭氧納入大城市環境空氣常規監測指標和考核指標。通過公共交通治理、加油站和鍋爐整治、城市綠化樹種的選擇,加大公交和地鐵的利用率,可以減少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等的排放。”柴發合說。
室內加裝通風換氣等裝置
對于室內的臭氧污染該怎么辦?專家認為,在易產生臭氧的室內要加裝通風換氣及過濾等裝置,保證室內空氣的清潔,在高濃度的場所,要做好人具安全防護,并盡量避免長時間停留。
此外,在使用臭氧式消毒碗柜機、臭氧空氣凈化器時,要嚴格按照產品說明書進行操作,切勿購買“三無”產品,避免因此造成室內人為的污染發生。
———誤區———臭氧只污染某一區域?
唐孝炎說,臭氧具有物理輸送性,比如說城市的下風地區本來是很干凈的地區,可是由于空氣是流通的,臭氧會隨著風向向下游地區輸送,結果城市產生的臭氧會輸送到下風區,使得下面受害。一年四季,隨著風向不同,臭氧影響的地區位置也會不同。
柴發合說,由于臭氧及形成臭氧的物質容易在大氣中的輸送、擴散,使得光化學煙霧往往成為一個區域性問題,其覆蓋范圍可達幾十甚至數百公里以上,而且郊區和農村地區的臭氧濃度往往比城區還高。
不同季節,臭氧污染一樣?
臭氧生成需要光熱條件。唐孝炎說,臭氧一般出現在溫度比較高,天氣比較好,晴朗,陽光比較強的情況下,所以夏季問題較大,冬季就好得多;而且臭氧危害在不同的地區不完全一樣,像在珠江三角洲,夏季臺風多,溫度也不是很高,夏季臭氧濃度不高,但是到了少臺風的秋季,臭氧濃度就高了;北京夏秋季節,大風較少,在春末夏初就開始一直到秋季結束,臭氧濃度都比較高。
-延伸閱讀
臭氧消毒也有危害
近些年來,臭氧發生器頻頻在媒體上掀起促銷熱潮。部分經銷商還將五花八門的臭氧及負離子發生器等產品贈送給一些機關團體,作為辦公室空氣清新器使用。然而,很多專家指出,盲目在室內使用臭氧消毒產品,很可能會導致人體皮膚癌變和肺氣腫,使消費者花錢消費環保產品,得來的卻是污染。
據了解,目前國內市場上的空氣凈化器產品,有些標識不清,既沒中文標明的產品名稱,又沒有生產廠名和廠址,不符合我國產品質量管理法。更為嚴重的是,一些臭氧消毒器產品在廣告中夸大產品功能,自稱“環保產品”、“可去除蔬菜、水果中殘留的農藥”等等。
環保專家指出,臭氧是一種具有特殊臭味的微量無色氣體。低空的臭氧則對人體極為有害。
據介紹,國際上并不主張在居室內使用臭氧空氣清新器。有資料顯示,一些臭氧發生器排出的臭氧濃度是一般家庭消毒柜的50—100倍。即使醫療衛生部門應用臭氧消毒室內空氣,也是控制到溫和的濃度和在封閉狀況下才進行。
專家們說,我國不少城市空氣中臭氧含量濃度已夠高了,如果在室內長時間使用產生高濃度的臭氧發生器,對人體、家具、衣物都有損害。對這類自我標榜是環保產品,但又沒有通過認證的商品,消費者應慎用。